吃瓜热门

两位嘉宾参观山东革命军事博物馆捐赠抗美援韩物品……

10月20日,山东军事革命博物馆准备室迎来了两位客人。韩国学生李佳宜父子专程到博物馆无偿捐赠了祖父李绍泰抗美援韩时期留下的美国军用指南针和我军战地通讯喇叭等珍贵物品。这些传递着战争记忆的物品被正式纳入带有红色基因的红宫收藏,志愿军将士的英雄岁月再次引起公众关注。文物主人李绍泰,1932年6月出生,山东省商河县韩庙村人。 15岁参加革命运动,随后奔赴战场,抵抗东方入侵的美国人,并随第23军支援韩国。尽管枪林弹雨,他仍英勇作战伊利并取得了许多军事成就。曾获二等成就奖一次,三等成就奖四次。还代表23军被授予模范英雄称号。激战中,李少泰不幸受伤,被列为二级伤残人。此次捐赠的一些文物是他们战争年代的直接见证。其中,美国军用指南针是李绍泰从敌人那里偷来的实用装备。在物资匮乏、环境恶劣的战场上,它是确定方向、准确行军的重要工具。它陪伴了他无数次困难的夜间通行和位置变换。纯铜制成的小喇叭,是志愿军的“提示作战通讯神器”rpo。在后方通讯装备时代,通过不同时长和强度的声音来传递作战指令,它不仅是指挥前线的“扩音器”,也是鼓舞士气的“充电号角”。彭德怀元帅称赞他是“半个英雄”。 “他在韩国留学时,看到当地展示的战争历史,并通过文物教育后人,我深受感动。”对于捐赠的初衷,李说,祖父的奖章和这些战场文物不仅是传家宝,也是国家和国家的资产。为此,他专门动员家人,趁机回国捐款。他希望通过这些实物,让更多的人了解祖父“至死不渝,保家卫国”的人民解放英雄故事。据工作人员介绍,山东军事革命博物馆多年来一直在征集有关重大战役和社会英雄的实物史料,我在这里。这些项目李少台女士的作品不仅是抗美援朝、支援朝鲜的生动见证,也代表了我们革命先辈的忠诚和无畏精神,具有一定的展览价值和教育意义。工作人员现场向李家义父子颁发了收藏证书,并承诺妥善保存这些珍贵的历史痕迹,让红色基因通过实物拥有者代代相传。